-
《明遺民錄》:不為人知的遺民傳奇
明清易代之時,很多文人都無法接受明朝滅亡的現實,有人奮起反抗,至死不肯投降清朝;有人歸隱田園,逍遙世外,在內心仍堅守對明朝的忠誠;還有人隱忍地活下來,私下著史,懷念故國。
2024-03-29
-
馬識途:他的字典里沒有“投降”二字
他曾與巴金、張秀熟、沙汀、艾蕪并稱“蜀中五老”;他的小說被改編成電影《讓子彈飛》;他漫長的一生,比電影還傳奇……昨晚,我國文壇著名作家馬識途去世,享年110歲。
2024-03-29
-
顧炎武的“訪學”之旅
顧炎武(1613—1682年),世稱亭林先生。
2024-03-29
-
陸春祥:袁昶的日記
晚清著名同光體詩人袁昶,我的桐廬老鄉(xiāng),博學多才,他自21歲中舉后開始寫日記,現存洋洋六十五冊,二百多萬字,是晚清文史的重要文獻。
2024-03-28
-
李白自稱天水人,此事無關麻辣燙
原標題:麻辣燙之外看天水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2024-03-28
-
文源閣遺寶今何在?
在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水木明瑟的西北,原有一座名為四達亭的重檐方亭,乾隆皇帝將其“略增葺為文源閣”。
2024-03-27
-
《紅樓夢》中薛寶釵的鶴氅
本文緣起于《紅樓夢大辭典》中一個關于“服飾”的條目:“蓮青斗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羓絲的鶴氅”。
2024-03-26
-
從武周新字說起
在古人看來,文字的創(chuàng)造是一個“神圣事件”——漢民族用“倉頡作文字,業(yè)與天地同,指與鬼神合”來描述漢字初創(chuàng)的場景,納西族則用“牟保阿琮創(chuàng)字”神話來解釋東巴文的起源。
2024-03-25
-
縱橫文史 博覽貫通——卞孝萱先生的學術人生
卞孝萱(1924—2009),江蘇揚州人。
2024-03-25
-
交融與排異:《水滸傳》人物的文化“基因圖譜”
陳洪,南開大學講席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南開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任《文學遺產》《天津社會科學》等學術期刊編委,《文學與文化》主編,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研究領域涉及中華傳統文化、中國古典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古代小說理論、明清小說、文學與宗教等諸多方面,著有《結緣:文學與宗教》《中國小說理論史》《金圣嘆傳》《六大名著導讀》《漫說水滸》等。
2024-03-23
-
古人的書房為什么多叫“齋”?
據說寫《聊齋志異》的蒲松齡,為了搜集民間的“奇聞異事”,就在家旁邊設了一個茶攤,喝茶不收錢,只要能講出故事就可以。
2024-03-22
-
從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看待“五胡入華”
魏晉南北朝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北方少數族群趁亂進入中原地區(qū),導致西晉王朝南遷的歷史,是中國北方出現的一次大動蕩,其過程極其殘酷。
2024-03-22
-
砥礪問學 克己慎思——日記中的袁昶
袁昶(1846—1900),字爽秋,浙江桐廬人,晚清重臣,官至太常寺卿,曾全面負責總理衙門的外交事務。
2024-03-22
-
半山園里的王安石
熙寧九年(1076年)十月,瓜州渡口。
2024-03-21
-
近代書局與《紅樓夢》的江南出版
江南地區(qū)自明清以來一直是文化的出版中心。
2024-03-20
-
“楷?!痹局皇莾煽脴?/a>
楷模,意為榜樣、模范。
2024-03-20
-
托塔天王為什么和唐朝大將同名?
托塔天王李靖是《西游記》里一個重要人物。
2024-03-19
-
除三害以后,周處被改變的人生軌跡
電影《周處除三害》正在熱映,片中主角陳桂林是個通緝犯,他為了成名,模仿魏晉時期周處除三害的故事,除掉了另外兩個作惡更多的通緝犯。
2024-03-19
-
《花關索傳》:古墓中發(fā)現的三國平行爽文
古代三國主題的文學作品很多,話本、唱本、小說都有,只是《三國演義》名氣最大而已。
2024-03-18
-
中國最早的圖書館是如何被發(fā)現的
談藏書史或者圖書館史,就不能不談圖書的起源。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