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讀者俱樂部邀請王威廉分享作品
近期,意大利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邀請作家王威廉訪問意大利,并在羅馬、那不勒斯兩地舉辦三場分享會,介紹了意大利文版《行星與記憶》(中文版書名《野未來》)和《第二人》等作品。
關(guān)鍵詞:  意大利”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王威廉2024-09-18
-
伍慧明以回憶錄《孤寡佬》獲威廉·薩羅揚國際寫作獎
左起:伍慧明及其回憶錄《孤寡佬》,洛杉磯加州大學圖片;李美里奈及其長篇小說處子作《百歲騙子八條命》,李美里奈圖片 67歲的華裔美國作家伍慧明(Fae Myenne Ng)和來自中國香港的41歲韓國英語作家李美里奈(Mirinae Lee)8月21日獲得了2024年的威廉·薩羅揚國際寫作獎。
2024-09-18
-
對世界萬物的虔誠與悲憫
野原敏江:張學東您好,借由此次翻譯您的作品《家犬往事》,我們可以好好聊一聊。
2024-09-14
-
《浮士德》與當下的生存問題高度相關(guān)
《浮士德》(典藏版)日前在上海首發(fā)亮相。
2024-09-13
-
重讀卡夫卡需要回到文本中去
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卡夫卡百年典藏”系列日前在上海舉辦新書分享會。
2024-09-13
-
“馬里烏波爾三部曲”分享會舉行
“生命的黑匣子在我年華老去時打開,向里望去,我看到一個新的黑匣子,而這個黑匣子里面可能還藏了一個黑匣子,然后里面又藏了一個,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即便到了最后,我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解答,而是又回到了原點。
2024-09-13
-
非洲非虛構(gòu)文學:一種自我求索和發(fā)聲方
《奧勞達·埃奇亞諾生平奇事》 《織夢人》 非虛構(gòu)文學在非洲的發(fā)展歷程可以被劃分為幾個顯著的階段,每個階段都見證了非洲社會、政治和文化的深刻變遷:第一階段,非洲的非虛構(gòu)文學起源于悠久的口述傳統(tǒng),這些傳統(tǒng)包括故事、傳說、諺語和口述歷史。
2024-09-09
-
和母親一起的異國旅行,給我們帶來什么
歐健梅想書寫的母女關(guān)系,是置于東亞文化視角下、發(fā)生在移民家庭里的“新故事”。
2024-09-06
-
用“術(shù)語”向海外傳播中華思想文化
在今年舉行的第46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2024-09-05
-
“作家的唯一界限是他的想象力”
在2024上海國際文學周主論壇的會場,一位觀眾在用手機錄制日本推理小說家湊佳苗的發(fā)言。
2024-09-04
-
韓國暢銷網(wǎng)絡小說《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在法國出版
黃寶凜作家。
2024-09-04
-
“中國的中世與海外漢學的前沿——對話·翻譯·交流”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紀要
值南京大學文學院建院110周年之際,南京大學文學院于2024年8月27日舉辦了“中國的中世與海外漢學的前沿——對話·翻譯·交流”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
2024-09-04
-
文學讓世界變得更好,安哥拉作家阿瓜盧薩與讀者分享故事
“有人問我:敘事的界限是什么?” “但我寫作是為了反抗界限。
2024-08-27
-
百年易逝,卡夫卡卻永遠年輕
2024年,是小說家卡夫卡逝世100周年。
2024-08-27
-
美國媒體紀念詹姆斯·鮑德溫一百周年誕辰
8月2日是美國黑人作家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1924-1987)誕生100周年的紀念日,美國媒體普遍發(fā)表文章予以紀念。
2024-08-23
-
愛爾蘭作家埃德娜·奧布賴恩去世
愛爾蘭著名作家埃德娜·奧布賴恩(Edna O’Brien)因久病不治,7月27日在英國倫敦去世,享耆壽93歲。
2024-08-23
-
美國青年作家桑頓:享受寫作過程,偶爾也覺得孤獨
“主角克里斯是個孤獨的局外人,由于性格和個人經(jīng)歷,他更容易被別人掌控。
2024-08-22
-
黃葒談龔古爾獎作品《每個人》:寫一種當代的法國生活
2019年,讓-保羅·杜波瓦(Jean-Paul Dubois)憑借小說《每個人》摘得法語世界最重要的文學獎項龔古爾獎。
2024-08-22
-
外國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旅行
當下,正是人們旅游出行的時節(jié)。
2024-08-22
-
第二屆“中美文學之都詩歌對話”創(chuàng)意寫作工作坊啟動:在詩歌中尋找心意相通的答案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