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風渡鯨濤 真心鑒真情
有史以來,求法傳法的中國僧人前赴后繼,代代不窮。
2022-12-23
-
冬至:至極中的暗涌與生機
從構詞角度來看,如果把“冬至”視為主謂結構,解釋成“冬天來了”“凜冬將至”,那就錯了。
2022-12-22
-
傅雷抖出了“寫作的秘密”
一生翻譯了34部作品的傅雷,最大的成就在于翻譯了巴爾扎克和羅曼·羅蘭的一些重要作品。
關鍵詞:  傅雷2022-12-22
-
辯證看待近代報刊人物研究
報刊具有內(nèi)容廣泛、信息翔實、史料價值高等特點。
關鍵詞:  近代人文2022-12-22
-
晚清小說中的復古主義思潮
一 晚清時期是中國小說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階段。
關鍵詞:  近代人文2022-12-21
-
郭華清:從《柳文指要》看章士釗的古文觀
《柳文指要》有著強烈的揚柳抑韓(1)“揚柳抑韓”是毛澤東在1965年8月5日致章士釗的信中提出來的,意為稱揚柳宗元、貶抑韓愈。
2022-12-21
-
司馬遷之問
在《史記》列傳的首篇,司馬遷寫下了孤竹國兩位皇子伯夷和叔齊的故事。
關鍵詞:  司馬遷2022-12-20
-
世間癡漢子——讀薛玉琴、陳才著《夏丏尊年譜》
錢大昕說:“讀古人之書,必知其人而論其世,則年譜要矣。
關鍵詞:  夏丏尊2022-12-20
-
四大名著長著“水草”
我很早便讀四大名著,從小學到高中,從連環(huán)畫到豎排版,許多內(nèi)容至今記得,更能背出幾句原文。
2022-12-19
-
歐陽修祈雨
我在《幾度斜暉蘇東坡》(香港中華書局,2022年版)中講到,雖然蘇軾擔任潁州(今安徽阜陽)知州只有半年多的時間,旱澇之災卻接連而至,因此他先祈雨后禱晴,不斷向上蒼求助。
關鍵詞:  歐陽修2022-12-19
-
康震:一組唐詩,五重景象
編者按:中華詩詞是中國文學的經(jīng)典形態(tài),是中國文化的感性表達,是中華民族的情感方式。
-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視域下的成長母題
目前學界通常認為成長小說起源于西方。
關鍵詞:  傳統(tǒng)文化《西游記》四大名著2022-12-16
-
謝覺哉詩中的公仆情懷
謝覺哉是“延安五老”之一,他1921年加入新民學會,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關鍵詞:  謝覺哉2022-12-16
-
《春江花月夜》的詩與樂
《春江花月夜》既是一支被不斷演奏的古典民族樂曲,也是樂府詩題,唐代詩人張若虛曾以此為題寫出了以“孤篇冠絕全唐”的長歌行。
-
傳的解放——桐城文體與《阿Q正傳》的生成
在“五四”前后文學革命的風潮中,傳統(tǒng)文章家因占據(jù)要津,飽受革新者的發(fā)難與抵排。
2022-12-15
-
方樹梅:文獻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1963年6月29日,星期六,身在南京的曾昭燏(1909-1964)在日記中寫道:“又寫信給方臞仙先生,抄紅豆詩寄去。
2022-12-14
-
顧農(nóng):杜牧《嘆花》詩的“本事”
自是尋春去校(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
父親手書的啟蒙讀本,影響了胡適一生
1995年6月,應臺南成功大學校長吳京之邀,筆者赴臺出席“蘇雪林九秩晉五華誕暨學術研討會”。
關鍵詞:  胡適2022-12-14
-
季羨林與清華“旁聽課”
享譽海內(nèi)外的東方學大師季羨林,能夠做大學問、成大事業(yè)、有大貢獻,得益于在清華求學時的幾門“旁聽課”。
2022-12-13
-
陳平原:全集編纂的宗旨、立場與邊界
將近20年前,我在《胡適全集》出版座談會上提及,晚清及“五四”兩代學人中,起碼有20位值得出全集;只有圓滿完成此項工作,我們討論20世紀中國的思想、文化、學術,才有牢固的根基①。
關鍵詞:  陳平原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