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構建“香河”文學地理
從長篇小說《香河》,到《浮城》、《殘月》,我完成了以“香河”為基地的長篇三部曲的創(chuàng)作,拿出了70多萬字的《香河三部曲》,由此被著名學者丁帆先生譽為用長篇書寫里下河歷史變遷的第一人!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的短篇小說《故里人物三記》在全國獲獎,到2019年由《喊工》《大瓦屋》《罱河泥》等15個系列短篇所構成的短篇小說集《香河紀事》出版,再到2020年發(fā)表中篇小說《月城之戀》《相逢何必再相識》,并由此出版中篇小說選集《香河四重奏》,我不僅完成了“香河”書寫在小說體裁上的全面涉及,而且完成了對“香河”這一文學地理的更深入更深情的挖掘。
在我的長篇小說《香河》的扉頁上有這樣一句話:“謹以此書獻給故鄉(xiāng)死去的和活著的鄉(xiāng)親們”,到了2019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說集《香河紀事》的扉頁上也有一句話:“向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奉上痛切心扉的愛”。有評論者對此這樣評價:“當中國進入現代化轉型的時期后,鄉(xiāng)土文明的整體性開始漸次破碎,甚至逐漸消逝。劉仁前深切地意識到這一點,他選擇了一種自然實在的文風書寫故鄉(xiāng),以極為質樸的文字將鄉(xiāng)土世界的整體性經驗記錄下來,讓那些平凡的香河人在日常生活中煥發(fā)出獨特的光芒,建構出一個獨特的香河世界。”
我致力于“香河”文學地理的構建,其足跡可追尋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中后期。當時的我,也才二十六七歲。因短篇小說《故里人物三記》參加《中國青年》雜志舉辦的全國小說征文獲得二等獎,才有機會第一次去了首都北京。第一次去了,就到人民大會堂領獎。這對于一個二十六七歲的農村青年來說,無疑是幸運的。讓我感到幸運的還有,《故里人物三記》得到了著名作家陳建功先生的肯定。陳建功先生為《故里人物三記》寫了點評。他在點評中第一次把我的小說和汪曾祺先生的創(chuàng)作風格聯系在了一起。陳建功先生不僅對我小說中白描手法的運用給予了肯定,而且指出學汪曾祺先生者眾多,將“汪味”學得如此到位的還不多。這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勵。這同時也讓我確立下了書寫“香河”文學地理之目標。
2005年前后,我開始了第一部長篇小說《香河》的醞釀?!断愫印?0多萬字的寫作,我只用了短短四十天,就順利完成了。整個寫作處于一種井噴狀態(tài)。
《香河》出版后,被譽為“里下河版的《邊城》”、“里下河風情全息圖”。2017年6月,《香河》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搬上熒幕。此后,電影《香河》走進北京電影學院舉行專家觀片研討會,專家們對《香河》所表現出來的在“雙匱乏時代”人們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給予了獲得了充分肯定。此后,電影《香河》應邀參加溫哥華、開羅、南非、俄羅斯等多個國際電影節(jié),獲得了六項提名、一項大獎。凡此等等,《香河》正在散發(fā)其特有的魅力。
《香河》結束的地方是《浮城》的開始。在《浮城》中,我的視點上移了,《香河》的視點是最基層的村子,而《浮城》的視點從村子到了鄉(xiāng)鎮(zhèn),到了縣城,但它呈現的仍然是里下河地區(qū)的景觀,自然的、人文的和政治的?!断愫印分星酀倌炅墒a大學畢業(yè)后幾經磨煉,到了《浮城》里,已經成了楚縣的縣委書記。
《香河》與《浮城》在故事時間上的無縫對接不是偶然的,我試圖勾勒出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完整的鄉(xiāng)村社會生態(tài)全景?!陡〕恰返闹埸c是非政治學,而是鄉(xiāng)村社會學與文化學的,它延續(xù)了《香河》的美學風格與意義圖式。
《浮城》中寫到的百年一遇的洪水,對各市縣領導人的任職、起伏、命運和他們對地方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影響有著清晰的記憶。這是一種來自傳統(tǒng)的知識自覺與歷史思維,是一種中國特色的集體記憶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的意義。
《浮城》出版后,先后榮獲了施耐庵文學獎和紫金山文學獎,并且成為泰州地區(qū)首部榮獲紫金山文學獎的長篇小說。施耐庵文學獎評委會寫給《浮城》的頒獎辭是這樣陳述的——
“劉仁前的《浮城》是他鄉(xiāng)土寫作之旅的延續(xù),他再次用他的“香河”敘事完整地呈現了以鄉(xiāng)規(guī)民俗為依托的小傳統(tǒng)下安全而自足地運行的‘鄉(xiāng)土中國’。作品不僅在后鄉(xiāng)土社會為人們留下了具有實證意義與方志價值的蘇中平原水鄉(xiāng)的典型風俗畫,而且揭示了中國農村生存與發(fā)展的路徑依賴、社會結構和政治生態(tài)。作家對地方的執(zhí)著書寫顯示了一種來自傳統(tǒng)的知識自覺與歷史思維,他對地方的生活化、細節(jié)化、個體化、傳奇化和情感化的美學處理證明了新的‘微觀地方史’的可能性?!?/p>
2015年1月,我的第三部長篇小說《殘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稓堅隆啡匀焕m(xù)寫的是香河的故事,作為“香河三部曲”的終結篇,《殘月》講述了在21世紀初的當下,柳氏家族第四代人——柳安然之重孫、柳春雨之孫、柳成蔭之子——柳永,長大成人之后的青春愛情、情感糾葛、初涉社會的心路歷程。
小說展示了在一個“金錢”主導一切的社會生態(tài)里,人們只能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物欲橫流的塵世,無奈地演繹著各自殘缺的人生。
《殘月》問世之后,有記者向我發(fā)問:對于家鄉(xiāng)的描寫,大多作家會不吝惜溢美之詞,而您卻反其道行之,《殘月》作為“香河三部曲”的終結篇,故事“畫面”并不那么美好,甚至有些灰暗,您為什么要這樣處理?您又為何給小說留下一個沒有結局的結尾呢?
我的回答是,在寫《殘月》時,我并沒有按照傳統(tǒng)審美,選擇讀者期盼的“大團圓”結局,而是批判當下社會蕓蕓眾生的“殘缺人生”,這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影射,也是對道德評判標準的一種修正。但這并不代表我不愛我的家鄉(xiāng),恰恰相反,我覺得這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作家,用警醒和反思來表達對家鄉(xiāng)最真誠的愛。
我一直堅持“用手中的筆,告訴世人家鄉(xiāng)的一切”,同樣也包括把那些丟失的、遭受破壞的東西告訴讀者朋友,讓我們從中獲得某種啟迪吧!
細心的讀者自然會注意到,前面我只談了小說,沒有涉及散文。其實,我書寫的“香河”,還有大量的散文作品:《楚水風物》《愛上遠方》《那時,月夜如晝》《生命的年輪》《五湖八蕩》等等。2022年,我在《人民文學》第八期發(fā)表長篇散文《湖蕩》,引起了讀者廣泛關注,這其實也是對“香河”更為直接的書寫,家鄉(xiāng)的自然生態(tài)、風俗風情、歷史人文等在文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著名評論家曉華女士曾這樣評價我的創(chuàng)作:“有了《香河三部曲》,有了《香河紀事》,劉仁前的空間敘事還會向哪里延伸?那只能由他鄉(xiāng)愁的濃度決定了,至少到目前為止,他還是個鄉(xiāng)情中沉醉未醒的人?!?/p>
在這里,我可以肯定地告訴讀者朋友們,我的筆觸當然是離不開“香河”的了。
(2024年10月20日 于海陵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