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晉地散記
來源:文藝報 | 楊 虎  2024年12月19日09:30

翱翔的鴟吻

天很藍,北方的天空總是這樣,凌晨4點左右,地平線上已初露晨曦。隨著太陽升起的,是一小朵一小朵的白云。轉(zhuǎn)眼天光大亮,白云飄散,一輪朝陽莊嚴(yán)上升,染得天地間一片金黃。

金色的晨曦之中,一尾尾鴟吻從一座座古樸的屋脊兩端冉冉升起,仿佛即將騰空而去,卻又被青黑色的脊線牢牢抱住,似飛卻舞,欲舞還飛。高高翹起的魚尾巴與前端憨厚的大嘴巴、向外鼓凸的眼睛緊緊相連,一副呆萌表情。

這是大同華嚴(yán)寺、五臺縣南禪寺、平遙雙林寺大殿上空的鴟吻。它們翱翔在晉地上空,護衛(wèi)著表里山河的千百年時光。人間喧鬧的時候,它們寂靜;大地寂靜的時候,它們更加肅穆。和每一座廟、每一座殿里的佛界塑像一樣,它們也是從泥土里出來,穿過火焰,為人間所仰望。

與之對應(yīng)的,是盡情向四周伸展的屋檐。這些寺廟建筑的樣式或廡殿,或懸頂,或歇山,盡管等級不同,狀態(tài)各異,屋檐卻皆如一只只滑翔的大鳥。它們從唐朝的天空俯身而來,穿過遼、宋,抵達明清。盡管時間敷衍上去許多后世的油彩,唐代的開闊與遼地的渾厚卻從碩大的斗拱和深灰色的瓦當(dāng)里王者一般呈現(xiàn)出來,讓明清兩代那虛飾的金碧輝煌黯然失色。

不管什么時代,樸素總具有大地的厚重之美。

鴟吻的演變頗為有趣,暗含了廟堂之上思維與民間風(fēng)尚的不同走向,尤其在山西,這種走向以實物的形態(tài)呈現(xiàn),更加令人感慨。資料上說,鴟吻是中國古代建筑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因此也成為吻獸的別稱。最初的時候,鴟吻是以鴟尾的形狀呈現(xiàn)的。關(guān)于鴟,有一種說法是它是一種名叫蚩的海獸;鴟之尾,自然就是海獸的尾巴。

為什么中國的建筑上要塑造鴟吻?

梁思成在《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山門考》里說:“我國建筑,向以木料為主要材料。其法以木為構(gòu)架,輔以墻壁,如人身之有骨節(jié),而附皮肉。其全部結(jié)構(gòu),遂成一種有機的結(jié)合。然木之為物,易朽易焚,于建筑材料中,歸于‘非永久材料’之列,較之鐵石,其壽殊短;用為構(gòu)架,一旦焚朽,則全部建筑,將一無所存……”自項羽一把火燒掉阿房宮起,幾千年來,歷朝歷代毀于兵火的建筑不知道有多少。民間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書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虬尾似鷗鳥,能噴浪降雨,可避火災(zāi),驅(qū)除魑魅。北宋吳處厚的《青箱雜記》也曾記載:“海為魚,虬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币虼?,把海獸的尾巴放置在建筑的屋脊之上,正是祈望這水中的神獸能辟除火災(zāi)。

有意思的是,中國的鴟吻傳到日本,有了一個新的名字——鯱。今天,在許多頗有唐風(fēng)的日本建筑上都能看到鯱的身影,尤其是在古城奈良地區(qū),鯱讓很多游客夢回中國的唐朝。

隨著時間的推移,鴟吻的形狀也有所改變。唐時的鴟吻,形狀如魚尾。到了宋朝,隨著建筑從雄渾轉(zhuǎn)為絢麗,鴟吻之尾也由古樸轉(zhuǎn)為優(yōu)美地翹向天際。遼代,人們開始將注意力轉(zhuǎn)向鴟吻頭部,進行了更為細微的雕刻。金代以后,鴟吻逐漸向龍的形象轉(zhuǎn)變。明清之際,鴟吻已經(jīng)完成了從魚尾向龍形的轉(zhuǎn)變,表面雕刻精美的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做張口吞脊?fàn)睿成喜逯槐鷮殑?,立于建筑物的尾脊上,龍頭魚身,被稱作“好望者”,就此得了一個稱呼——螭吻。

螭,正是龍的第九個兒子。

作為建筑的守護神,鴟吻與古老的房屋相依相守。山西歷來有“地上博物館”之稱,其中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地面上保存了許多古老的建筑,比如我們所見到的大同華嚴(yán)寺,其鴟吻,便是由單純的魚尾向龍形的過渡,極具特色。

華嚴(yán)寺為遼代建筑。這座寺廟里最負(fù)盛名的,是高大古樸的大雄寶殿。這座大殿面闊九間53米,進深五間27米,面積為1482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佛殿之一。其宏大,其恢然,讓人難以形容。大殿不只是大,更巍然矗立在一處高臺上。沿著高高的臺階邁步向上,仿佛一步步向一座小山攀登。登到高處,眼前豁然開朗,面朝東方的大殿渾身沐浴著金黃的陽光,巍峨燦爛。高高的屋脊兩端,矯健的鴟吻向天空翹起尾巴,仿佛即將離地而去,而那頭部,則俯身牢牢咬住了屋脊。

大同夜色

大同的夜色別有一番滋味。

1933年冬,梁思成帶著夫人林徽因以及營造學(xué)社的一群同事去大同考察古建筑,走到火車站時,他們看見站前的廣場上散落著成百上千的駱駝。這些駱駝或巍然而站,或四蹄跪地,嘴巴里慢騰騰地嚼著什么,眼睛漠然地望著前方,宛如神情木訥的老人。一個個面目各異的駱駝客都穿著老羊皮襖蹲在地上,捧著粗瓷藍花大碗喝著玉米面粥。大冷的天,光頭上冒著熱氣,看見有客人的目光伸過來,眼睛里頓時亮騰騰的。

很長時間以來,作為晉、冀、內(nèi)蒙古三地咽喉要道上的大同,是連接關(guān)外與內(nèi)地的交通要道。無數(shù)的客商將內(nèi)地的貨物車?yán)R馱,風(fēng)餐露宿地運到這里,便要換乘駱駝,一路駝鈴,走進風(fēng)沙漫天的關(guān)外,再遠達今蒙古國的烏蘭巴托,甚至俄羅斯境內(nèi)……

梁思成所見到的景色,正是那一階段的大同最具特色的風(fēng)景。

今天的大同,早以“煤都”著名。在賈樟柯的電影里,大同人的性格有如環(huán)繞城外的一座座死火山,平時沉默寡言,一旦遇上事情,內(nèi)心便像被一道天火點燃,頃刻如火山一般噴發(fā)。

如同地里深埋的煤炭一樣,大同藏龍臥虎。別的不說,單是文學(xué)界我所知道的,就有一串別具特色的名字:曹乃謙、王祥夫……以及不久前早逝的小說家王保忠。

閱讀他們的作品,你能感覺到大同深深的人文底蘊與精神層面的多面維度。這里面,有藝術(shù)的優(yōu)雅,如王祥夫一手寫小說,一手舞書畫,墨染宣紙,書如龍蛇,閑來無事,則與二三朋友談插花、談圍棋,品茗拂塵,清幽古意從他們的字里行間飄逸出來,仿佛江南風(fēng)景。同是一方水土,曹乃謙則如同陜北老漢,筆下洋溢著山藥蛋、信天游、莜麥面的味道,其貌也樸拙如村頭老漢,筆下人物的名字更是土得掉渣,如黑蛋、二丫,一張口,都是苦澀的葷調(diào)。王保忠則是另外一番景象。這位土生土長的大同作家,像一棵樹一樣深愛著他腳下的鄉(xiāng)土。他的早逝,是因為立志要跑遍黃河岸邊的村莊,要寫出大地的嘆息,以致勞累過度,天不假年,抱恨離去——是大同這片土地賦予他內(nèi)心的堅守。

更不必說,這里還有云岡石窟。

未抵云岡,先見武周山。

武周山蜿蜒如浪。車窗外,一閃而過高高低低的,是冷杉和白楊們。風(fēng)吹得它們枝葉輕晃,從曲曲折折的山腳到高高蜿蜒的山脊,盛夏的風(fēng)正犁出道道綠色的波濤。波濤后面,深藏著云岡石窟的武周山拱起灰黑的脊背,與無數(shù)的山、無數(shù)的叢林親密地咬合在一起。山們已立了不止千年,卻仿佛剛從地上站起來,抖落一身泥土,把巖石的骨頭顯露出來,如拳如柱,如聚如合,仿佛把大地的力量都攥在了手中,然而卻不是與天空較勁,而是垂首靜立、瞑目觀心,似乎已坐化為天空和大地之間的橋梁。

它們是否像那些坐在自己身體內(nèi)部的佛像一樣,在聆聽天空深處的佛語?

資料上說,云岡石窟作為中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不只代表了公元5世紀(jì)時雕刻藝術(shù)的最高成果,也是佛教在中土盛行起來的重大標(biāo)志。與其他石窟不同的是,云岡石窟更具西來樣式,胡風(fēng)胡韻更為濃烈,作為與世界各大文明交流融合產(chǎn)生的藝術(shù)品,代表著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第二次高潮。其著名的露天大佛即顯著地呈現(xiàn)出了這一特征:這一尊坐佛高達17米,大耳垂肩,是云岡的標(biāo)志佛像,形態(tài)端莊,是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但其臉部形象,如額寬、鼻高、眼大而唇薄,卻又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征。

從云岡石窟下來,就抵達了大同的夜色。高大的城墻綿延起伏,醒目宏偉,當(dāng)萬家燈火亮起,夜幕中的大同更加氣勢輝煌。大同古城是近些年打造的文旅項目之一。作為北魏首都的大同,在歷史上曾經(jīng)城墻高筑,不過由于是夯土城墻,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部分城墻都已損毀。2008年開始,大同市依據(jù)梁思成對古代大同城墻和城樓的測繪資料,對古城墻重新進行了全面的包磚整體修復(fù),從而再現(xiàn)了大同古城的面貌。

夜色中,我們登上箭樓,向四方望去。撲面吹來的風(fēng)中,依稀聽到了昔日戰(zhàn)馬的嘶鳴、戰(zhàn)鼓的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