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創(chuàng)造性寫作:中外經(jīng)典三十課》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王朝軍  2023年12月19日11:38

《創(chuàng)造性寫作:中外經(jīng)典三十課》

作者:王朝軍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

ISBN:9787539677071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文學評論合集,作者選取了路遙、莫言、余華、鐵凝、阿來、麥家、賈平凹、王安憶、蘇童、徐則臣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進行分析和評論,以獨特的視角、不同的切入點對作品進行了重新的解讀。本書立足于青少年的閱讀,有助于指導寫作,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與指向性。語言深刻,觀點新穎,每章圍繞一個作家名作展開,包括作者素描、導讀與分享、節(jié)選批讀、寫作提示四個版塊,在激發(fā)青少年閱讀經(jīng)典的同時,為其日常閱讀和寫作提供了新的經(jīng)驗和有效手段。是一本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閱讀指導讀物。思想性、可讀性、文學性俱佳。

作者簡介

王朝軍,筆名憶然。生于山西晉城。文學評論家,魯迅文學院第36期高研班學員,長江大學客座教授。山西省作協(xié)首屆簽約評論家、第七屆全委會委員,大益文學院簽約作家、簽約評論家,“釣魚城”大學生中文創(chuàng)意寫作大賽終評委。獲2016—2018年度趙樹理文學獎·文學評論獎。曾任《名作欣賞》副主編,現(xiàn)供職于北岳文藝出版社?!饵S河》雜志“對話”專欄主持。發(fā)表文學評論、思想隨筆若干。出版有評論專著《又一種聲音》《意外想象》等。

準自序

暢通作品的呼吸

文/王朝軍

作此序之前,我剛剛修飾了標題,叫“準自序”。“準”字準確地道出了我的焦慮,我認為這也是我們的焦慮、文學的焦慮。就像這三十部(篇)被我以“課”圈定的小說范本,它們自出生之日便聽任命運的安排,是拍案驚奇,還是過眼煙云,分曉很難見于當時,也未必彰于后世。其中緣由,固然是大浪淘沙,可又何嘗不是信息受阻,無法有效抵達讀者而導致的呢?是啊,伯樂不常有,況且伯樂也會失明。我的意思是,當伯樂做出選擇時,他其實是站在“我”的圓心跑馬圈地,布之于眾。至于能不能把上等好地都圈進來,著實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

所以,“課”從來就不該是權威的誡命,也不應是馴服聽眾的馬鞭,課以言服眾,也以言激眾,什么是“激”?激引,激動,激發(fā),激活,激勵也。好的課會充分動員“激”的力量集結于有限的話語文本,而它的受眾將由此出發(fā),肯定它,反對它,質疑它,辯駁它,更新它,修正它……甚或推翻它。對,可以推翻!本質上,“課”愛的是真理,而不是說出真理的人。明確了這層規(guī)定性,我們才能從“聽”的座池里跳出來,成為一個對等的“說者”。批評者之于作者是如此,讀者之于批評者亦是如此。說白了,就是達成內(nèi)在的對話或互動,只不過該對話或互動存在一個前提,那就是你如何才能將其保持在一個基本面上運行,而不至于失焦和失準。

失了焦點,失了水準,當然也可以發(fā)起對話,但不可持續(xù),更談不上深入。也就是說,你跳出來了,卻輕飄飄的,不足以承當“對方”的重量。這是一個比對話行動更迫切更緊要的問題。你要“敲門”,手頭總得有“磚”吧,抱著一團棉花就想長驅直入,門沒開,怕是你的腦門子先要遭禍了。

批評者在履行批評之前,必得備足批評的武器。同理,讀者在閱讀作品之前,也必得有閱讀的武器。倘若將批評者視為作品的“第一讀者”,那么廣大的閱讀主體——我們,就是當然的“第二讀者”。反過來也成立,即除了所謂的“批評者”之外,還有我們這些普遍意義上的“第二批評者”。在此,第二批評者取得了相對于第一批評者的選擇優(yōu)勢,就是他可以經(jīng)由批評者的眼睛通道觀看作品,也可以繞過批評者,直接面對作品。而自詡為優(yōu)先讀者的批評者,卻很難聽到來自我們的聲音。——他們再一次失明了。前一次失明,是器質性失明;這一次,則受制于先天性不足。

對于這一點,批評者心知肚明,他們也急啊,恨不得每天泡在“輿論”的茶館里從善如流、聞過則喜,就算大眼瞪小眼,也強過自說自話吧。這份心情可以理解,但上哪兒找“我們”呢?是不是放在“我們”位置上的我們都愛文學,都愛讀書、讀小說呢?我看未必。通常的情況是:不知道讀什么或讀了一頭霧水,導致無話可說。等而下之,則是因不讀而被迫沉默。也有更甚者,想當然地就舉起立場、定見、形勢、利害、時尚或道德的石頭扔向作品,哪怕他根本沒有讀過,“那又有什么關系呢?”他說,“至少我聽說過‘毒草’,聽說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硬生生把文學拽上了社會生活的軌道。后者看起來一身格式,但他忘記了這些格式是怎么塞給他的,他究竟是忠實于“人”,還是忠實于幾經(jīng)篡改的“格”。如果某一天,他手里的“格”滑落了呢?他又怎么去面對“人”,面對他自己的屬性?

調子起得似乎高了些,但急是實情,這樣一來就急出個我。我在講“課”,在喋喋不休地輸出一個專業(yè)讀者的職分,但我也迫切地想加入“我們”的行列,迫切地想占據(jù)對話的一方。所以,每當我把自己懸掛在批評者的位置上時,我就渾身不自在,直到我解下繩套,把自己轉換為一個閱讀者、對話者或傾聽者,才仿佛在“輸出”的同時,賺取了“輸入”。一出一入,那可是呼吸啊。我珍視這份呼吸,有如作品珍視它意義的汁液。也正是通過呼吸的孔道,我才在“課”的整整三十站行程中,發(fā)現(xiàn)并發(fā)明了“經(jīng)典”。

我得承認,我盡其所能調度了體例的力量,比如作者素描、導讀與分享、節(jié)選批讀、寫作提示,比如當我無法或不愿給予其中的某一部位準確命名時,也會耍些小花招,用文學的表達讓它的子彈再飛一會兒。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向作者與讀者發(fā)出雙向的邀請,暢通作品的呼吸,以期作品有力地進入讀者視野,并在讀者的深度見證下最終完成。

經(jīng)歷了與作品以及站在作品后方的作者爭辯之后,我將面臨你——翻閱這本書的讀者——尖銳而不乏挑剔的目光。這我知道。可是,榮幸來得就是那么猝不及防,當你偶然為此投射進第一縷曙光時,恰恰證明了一件關乎“課”的本能之事:對話之門開啟了,而創(chuàng)造性,就在這門的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