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解語”人間問滄桑
來源:文藝報 | 房偉  2023年10月31日09:26

在古風言情小說領域,解語是一位非常特別的作家。她自幼喜歡看書,武俠小說、言情小說中的喧嘩世界為她后續(xù)的寫作奠定了基礎。解語的筆名源自詩句“多情月照花間露,解語花搖月下風”,對于古風歷史的興趣成就了她的創(chuàng)作道路。解語本人文字功底過硬,擅長書寫具有歷史背景的故事,用飛揚的文字描述世間的美好與紛雜,她對于紫禁城的想象與仰望,及江南女子的感性推動了她的創(chuàng)作。她將言情、宮斗和權謀的多種故事元素融合起來,書寫了紅墻之下被掩藏的女子們或榮耀或寂寞或悲慘的傳奇故事。

鮮明的人物設計與緊湊的故事情節(jié),加之真實的氛圍刻畫,是解語創(chuàng)作的一大特色。很多古風言情小說或只重言情,結果矯揉造作,或只重宮斗情節(jié)的刺激,則失之真實。解語的寫作,能從一定的史料基礎出發(fā),“貼著人物寫”,故事合情合理、人物真摯感人、敘事技巧運用得當,顯示了比較強的文筆和語言掌控力?!鹅溴鷤鳌繁尘皺M跨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歷史時期,講述鈕祜祿·凌若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成長為后宮權勢者的故事,勾連起一段由愛所起、綿延半生的悲歡離合。《清宮·宛妃傳》寫赫舍里·清如在清順治朝的深宮,如何步步為營,獲得愛情與地位。清如的善良靈動與她的聰慧練達,共同構成了她的“好女孩”人設。《國色傾城》則刻畫了一個霸氣的大女主——朱元璋的女兒朱拂曉在政治、軍事斗爭之中,運籌帷幄、鐵腕治江山的故事。無論是何種女性形象,作家都能做到游刃有余,性格鮮明、合情合理,且能將人物性格刻畫與故事情節(jié)完美結合。

小說的敘事技巧也值得稱贊?!鹅溴鷤鳌冯m然沒有采用第一人稱敘述視角,但是敘事主線仍以主人公凌若視角推進,解語通過大量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凌若是如何從一個不知愁滋味的天真少女成長為權謀斗爭的勝利者過程。故事開篇凌若陷入困局,家庭壓力迫使她入宮參加選秀,選秀尚未開始便遭遇昔日姐妹的欺騙,被貶為四阿哥的格格。宮斗小說抑揚得當?shù)臄⑹鹿?jié)奏,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體驗。解語還嘗試了都市靈異題材,《魅人間》講述的是靈魅公司的經理張語如何在黑靈的幫助下,在都市人間斬妖除魔的故事。該小說語言俏皮靈動,人物形象與她的古風傳奇有很大區(qū)別,但依然能做到栩栩如生。題材的轉換并沒有讓解語束縛住手腳,反而讓她在創(chuàng)作上有了新的突破。

解語的創(chuàng)作以古風言情為主,《清宮·宛妃傳》《一曲定江山》《國色傾城》等作品都涉及宮斗題材?!皩m斗”作為傳統(tǒng)故事元素,曾一度消失,直到互聯(lián)網時代才再次出現(xiàn)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流瀲紫曾說:“后宮,那是女子生存掙扎的世界?!睆臅r間和空間上劃分,網絡宮斗小說可劃分為歷史架空類型和歷史演繹類型。解語的古風言情系列宮斗題材,表現(xiàn)出一種“傳統(tǒng)性”與“現(xiàn)代性”的融合?!皞鹘y(tǒng)性”表現(xiàn)在具體宮斗情節(jié)源于史書典籍和古典資料,“現(xiàn)代性”是根據(jù)網絡平臺特點,融入了俗文化特點。宮斗小說兩大敘事元素分別是言情與斗爭,解語的作品實現(xiàn)了言情、宮斗和權謀的“三位一體”。宮斗小說的等級次序是對網絡游戲的借鑒,宮斗小說為主角構建等級世界,形成升級式敘事結構。但解語加重了言情因素,并以激烈的斗爭情節(jié),凸顯了言情氛圍的凄婉與無奈。

解語的《熹妃傳》《國色傾城》等作品大多屬于歷史演繹類,例如《熹妃傳》雖拋棄傳統(tǒng)古言小說中愛情至上的邏輯,以宮廷斗爭作為小說的核心內容,但也延續(xù)了古言小說“才子佳人”的愛情模式,男女主人公的藝術設定都趨于完美和理想化。男性角色大多才貌雙全、風流倜儻,女性角色多溫柔賢良、蕙質蘭心?!鹅溴鷤鳌分械膼矍楣适率抢p綿悱惻的虐戀故事,凌若因為家庭變故被迫入宮參加選秀,不得和容遠分開;四阿哥胤禛的摯愛湄兒卻成了八福晉。宮斗小說中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滿足了網絡時代大眾對于浪漫愛情的奇妙幻想,“大眾文藝屬性的核心是其欲望敘事和私欲認同的性質”,而宮斗小說中的言情描寫則滿足了大眾對于宮廷愛情故事的神秘幻想。

應該看到,雖然宮斗題材是解語古風言情的重頭戲,但解語并不致力于塑造被“主角光環(huán)”圍繞的爽文模式。作為歷史演繹類網絡宮斗小說,她的創(chuàng)作于悲劇中體現(xiàn)出某種哲學意味。宮斗中沒有永恒的勝利者,只有被悲劇包圍的蕓蕓眾生,解語道出人物在宮廷強權和等級秩序壓迫下難以逃離的悲劇命運。宮廷不存在現(xiàn)代社會的公平正義。對于一部成熟的宮斗小說來說,欲望和權謀依然是其商業(yè)賣點。愛情烏托邦與權力修羅場的雙向交織,構成宮斗故事主線,但解語依然能跳脫出來,以含蓄的悲劇意味展現(xiàn)對于這一題材所蘊含的人性主題的思考。

“解語人間問滄桑”,解語的小說在古風言情領域不斷取得成功。2018年,《熹妃傳》改編為影視劇。解語借助洞悉歷史的智慧,賦予歷史人物新的性格特征和歷史細節(jié),融入部分現(xiàn)代觀念對歷史進行感性想象和理性思考,創(chuàng)造出“傳統(tǒng)性”與“現(xiàn)代性”融合的小說,滿足了大眾“雅”與“俗”結合的文化需求,期待著她創(chuàng)作出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

(作者系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