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浮圖緣》:你要寫愛,就不能只寫愛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虞婧  2023年01月30日08:46

2022年12月底,由王鶴棣、陳鈺琪、何潤東、曾黎領銜主演的古裝劇《浮圖緣》播出。該劇的主演陣容中有因飾演《蒼蘭訣》東方青蒼一角大火的青年演員王鶴棣,還未開播就受到了廣泛關注,播出后成為爆款新劇,并于近期完播。與《蒼蘭訣》相同,該劇也有網(wǎng)絡小說原著,改編自晉江文學城尤四姐創(chuàng)作的小說《浮圖塔》,講述了權傾朝野的昭定司掌印肖鐸與先帝的才人步音樓勇敢反抗命運和封建禮教,互相扶持走過生死難關,贏得自由和愛的故事。

塔中人的聲音

原著《浮圖塔》是架空的古言小說,改編劇的主角身份設定也沒有變化,昭定司掌印太監(jiān)肖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實際掌控了部分皇權,女主步音樓是家中庶女,代替姐姐進宮當才人,還沒見到皇帝,皇帝就駕崩了。所以故事的開頭從一場妃嬪殉葬開始。在原著和影視劇中,肖鐸都是為了謀奪政治權利,救下了原本被安排殉葬但被新皇看中的步音樓,繼而在相處中產生了感情。

浮圖塔就像是個隱喻,鮮活的生命要因為封建制度在塔內葬送,巍峨的塔就像大山一樣壓在人身上,根本不容人問一句為什么。步音樓被救下了性命走出了浮圖塔,但塔外又有著多少無形之塔,塔內被綁縛的人也不只有她,要怎么樣才能獲得真正的救贖?這是小說和影視劇展開劇情的原點。

太監(jiān)作為言情小說的男主,可能在熒幕呈現(xiàn)中不太多,但在網(wǎng)絡小說中較早就有了這一文類,其中又分為“假太監(jiān)”和“真太監(jiān)”。我認為這不單單是腦洞,或是獵奇。網(wǎng)絡小說開啟了很多在生活中不太可能的設定,但又無一不是在生活中可共鳴之處給予角色平等的地位。通常認識中,人們對太監(jiān)的印象是不完整的男人、皇權的奴才,影視中也多以奸佞、扭曲、變態(tài)、陰狠或懦弱的形象出現(xiàn)。但他們大多也是生存所迫,原本也有著自己想要過的人生,想說的話也不曾被人聽見。

而從小說藝術上講,太監(jiān)作為男主,永遠無法彌補的身體殘缺,時刻存在的生存斗爭,愛或不愛的精神糾葛,陰狠和溫暖之間的周轉和流動,這些都會使人物和情節(jié)更有張力和沖突。認知和情感滌蕩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有了洗禮般的觸動和新視角。“假太監(jiān)”的設定,能滿足全知視角的觀感和讀者花好月圓的期待,但相對于“真太監(jiān)”,挑戰(zhàn)感、沖擊感和突破感會弱一些。

改編劇《浮圖緣》既想給觀眾一個圓滿的結局,也想保留這種突破,沒有變動原著中男主是代替弟弟進宮的假太監(jiān)的設定,但安排了真太監(jiān)曹春盎和男主弟弟同樣也可以收獲愛情,也下功夫讓觀眾們了解他們的生存處境。小說給了這些不曾發(fā)出過聲音的人一個機會,一種命運的可能性和新的理解,而熒幕呈現(xiàn)可以讓更多人看見,仿佛能在寒冷幽暗的歷史長廊中為他們送去一些現(xiàn)代人的諒解和善意,這是他們曾渴望但不得的救贖。需要注意的是,網(wǎng)絡小說要打破虛假流量的迷霧,不要浪費好的設定,打情欲的擦邊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也低估讀者,而是要利用好網(wǎng)絡小說的優(yōu)勢去為歷史上的小人物發(fā)聲,嘗試拓展歷史人文小說的邊界。

毒辣的萱草,清甜的心

原著小說的基礎設定是成功的,把握了絕境生存命題的節(jié)奏感、男女主地位角色的反差感、男主人設的新穎度。同時,盡管故事的主線是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但拋出的其實是權勢和限制之下普通人的生存命題。普通人想要一個公道,但卻“上天無門,入地無路”,普通人想要主宰自己的命運,但總是那么難。再把這樣的命題放在一個或多個絕境中,搭建框架,人物的反抗性就會出來,故事就會變得好看。

可惜的是,原著在50多章(約前半部)之后,這個命題就變得虛化,人設分裂,邏輯紊亂,情節(jié)雷人,主角吸引力和作品內核急轉直下??赡芤驗樵?014年的小說,近10年過去了,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價值觀有所變化,用現(xiàn)在的認知再去閱讀原著,在一些人物行為代表的觀念上會不太舒適,原著封建味會比較濃,人物原本展現(xiàn)出來的反抗性不斷動搖至逐漸削弱。

在最初接到這個IP影視化的需求時,編劇李晶凌認為,原著里肖鐸比較習慣當權者的生活,很多手段兇狠殘忍。而步音樓雖然清楚自己的處境,但略微顯得有些被動和隨波逐流,兩個人更像是活在封建時代的古代人。在她看來,肖鐸和步音樓就像處在皇權的極端壓迫和各方勢力爭斗中敏感又齜牙的兩只小獸,雖然身陷絕境,但總會在受傷之后彼此靠近舔舐傷口。所以團隊在改編中提煉明晰了原著的內核,注入了現(xiàn)代精神,強化了選擇自己人生的主題,突出人物對自由的向往,對命運的反抗,而主角正是因為同樣身不由己而惺惺相惜。

原著的主角情感線也是合理的,改編劇把情感契機處理得有所升華,同時把原著前半部表現(xiàn)出來的細微的人物特點和人性美放大了,而不止于樣貌和氛圍。一是放大了步音樓的善良、主見和清醒,突出她普通中的可貴;二是放大了肖鐸的弱點和對煙火生活的向往,讓肖鐸也有普通人的溫度,強調了他并未沉迷權勢,縱有翻云覆雨的能力,也保有為國為民的赤子之心。比如步音樓為了自救改變殉葬的朝天女命運,假裝食物中毒摳吐,藏利器劃白綾,有力地表現(xiàn)了她的果敢聰明、清醒冷靜和爭取自己命運的抗爭精神,而她給婢女留資產、救李美人,也表現(xiàn)了她內心的善良,這兩者都是步音樓后來能走進肖鐸內心的原因,而肖鐸的赤誠也吸引了她。

肖鐸通常的形象是錦衣華服、驕矜貴氣,但“花團錦簇下是怎樣的人生,他自己知道罷了”。其實肖鐸并不貪戀權勢,他只是必須生存,然后給弟弟報仇,忍辱負重、陰謀詭計,都只為了這一件事,他不得不讓自己的血冷下來,也不曾過過自己的日子。別人畏懼他的權勢,羨慕他的榮光,可是同樣沒有好出身、摸爬滾打求生存的步音樓看出來了。步音樓對肖鐸說,他就像萱草,所處之地危機四伏,若是無毒無害只能任人宰割,可是越這樣,在它毒辣的表相之下,仍然保留著世間獨一份的清甜。這是肖鐸的第一次心動時刻,而當他因救步音樓錯失報仇機會,郁悶飲酒,望著兩棵梨花樹傷感時(一模一樣的兩棵樹,一棵已死,而另外一棵也從未落花結果,暗指肖鐸兄弟倆的命運),步音樓像個傻子一樣往樹上撞,就為讓樹落下花來,讓肖鐸看到希望。這份善良和真心聯(lián)結起了倆人的命運。

肖鐸出身微末,拼到至高地位,但并不貪戀權勢,有所為有所不為,步音樓被自己的父親利用坑害,不得疼愛,幾次三番落入惡劣的宮廷生存環(huán)境,但她樂觀頑強,為了不侍寢新皇,寧愿喝藥滿臉爛瘡,也不愿“像個物件一樣任人擺布,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男女主雖有權力地位上的差距,但有命運和本性上的共鳴。只有相互理解、共同抗爭,才能成為彼此真正的心靈救贖,只有讓對方可以做自己,無拘無束地釋放骨子里的純真和自由,才能抵達真正的愛。

晉江文學城有許多優(yōu)秀作品,但早年的一些言情小說是“成也霸總,敗也霸總”,故事到最后,總有一個“霸總”內核在耽誤人物進步、主題升華,有時候都讓人無奈地發(fā)出一句“找超強好男人,上晉江文學城”的感慨。近年來很多成長中的作品也正在此不斷突破,男人可以示弱,女人也有自己的腦子,大家都是普通人。雖然老天給的出身不一定好,但誰都有機會沖破人生重重束縛,憑真心得到自由和愛,即使身處大歷史中的小人物也都有血有肉。改編劇的角色設定變化實際上也是在呼喚網(wǎng)絡小說對性別角色固有形象的打破,以及對平等的更深追求。

垮掉的權謀

就文筆而言,《浮圖塔》前半部的描寫可以稱得上優(yōu)秀,作者用幾近雕琢的筆法耐心渲染和描寫,文字有呼吸感,廢筆少,大部分精細的描寫都能為人物性格和場景感覺做出巧妙的鋪陳(似有《詩經(jīng)》“興”之手法),且對服飾、習俗有細致的考究,能看得出來作者對古言文風和傳統(tǒng)文化是有著興趣和熱愛的。但作者后期蓄力不足,筆力懈勁,在小說邏輯和故事搭建上頗顯混亂,強行糾葛,女主變弱男主也不太尊重人,封建味和閨閣感有點濃,還需要更深的思考和更多的練習。

而改編劇的前半部分和原著也可以說是勢均力敵、各有千秋,原著的一些細微筆法很難演繹,文字舒緩有流淌感,留在心里雋永著更有滋味,那是文字獨有的藝術美和精神休憩感。但原著人物太少且平面,缺立體配角,情節(jié)也比較單薄。改編劇就像拼積木、七巧板似的,用一樣的元素堆疊出不一樣的景觀,調整了人物關系,增加了情節(jié)密度,挑起沖突轉折,更有視覺上的感官刺激,展現(xiàn)出編劇的故事搭建功底,也給予演員更大的空間。

但如前文所說,小說幾乎是從一半的地方開始垮的,改編劇共36集,也大約從第20集開始松散,人設和權謀都越來越垮,豆瓣評分從7.3滑落到了6.7。言情中斷突然開始“懸疑刑偵”,步音樓像機器人一樣走出痛苦,快速開始找尋找殺肖鐸弟弟的真兇。關鍵主要線索和情節(jié)推進得像過家家,草率得讓人大跌眼鏡,漏洞多到數(shù)不過來。步音樓從果敢變成搖擺不定。尋找真兇至關重要的證物絲絳,步音樓這么聰明,一開始沒有仔細看,到榮安快死了才突然看出來是誰的,實在有些強行巧合。肖鐸劫親中了埋伏已經(jīng)被套上韁繩五馬分尸,但就是不死,磨蹭到終于有人來救,瘋魔到變態(tài)的皇帝會允許這種事情發(fā)生?

無論是人設和權謀,垮掉的原因其實就是懶于處理故事的“順理成章”,線索沒有前因后果,不用情節(jié)合理化鋪墊,大多還是偷懶從別人的嘴巴里隨意帶出來,不是線索帶出真相,而是為了真相強行湊線索。改編劇雖然也對原著做了精修,但沒有堅持到底。故事還沒說好就急著追求流量化的元素,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縫縫補補,就像快開學了趕緊把寒假作業(yè)趕完,后果就是角色和觀眾都被強行降智?;A工作潦草,其他條件再給力,都只能讓人嘆一句可惜。

盡管輕喜劇和日常感也挺適合下飯,最后的反殺和私奔也達到了爽感目的,但工業(yè)和快餐的味道多了就離藝術遠了,而且反抗精神都到這兒了,我還是會更期待一曲更壯麗的命運交響曲。正如改編劇中面對榮安皇后強調自己的出身和身份尊貴時,步音樓自信地大聲回應“因為我是我自己,所以我也很尊貴”。故而無論是原著還是改編劇,你要寫愛,就不能只寫情愛,要寫這愛中不斷自我審視的思考能力,寫和別人碰撞中的自我追尋和堅持到底,寫具體的方式方法,寫賦以渾厚鮮活主體性和意志力的有意義的愛。這是原著和改編劇的優(yōu)點,也是需要更大耐心去改進的地方。

圖片來源:豆瓣APP,電視劇《浮圖緣》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