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2022年第7期|趙麗宏:蓬門為君開(節(jié)選)
鄰家盡相識
杜甫雖然有時自比陶潛,但他在草堂過的并非隱士生活。盡管地處偏僻,杜甫還是結識了周圍的鄰居,并和他們和睦友好地相處。在草堂詩篇中,可以讀到不少和鄰居有關的篇章。寫到和鄰居交往,杜甫的筆下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欣喜和溫情。五律《寒食》,是杜甫在草堂安家后不久寫的一首詩,寒食,即清明,是初春時節(jié),杜甫在詩中寫到了他的鄰居們:
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
汀煙輕冉冉,竹日凈暉暉。
田父要皆去,鄰家問不違。
地偏盡相識,雞犬亦忘歸。
鄰居有邀,杜甫都會欣然而往,鄰家有什么問題,杜甫也會不厭其煩來回答。住進草堂沒有多少時間,他就認識了周圍的鄰居,而且關系密切,不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而是親如一家人,“雞犬亦忘歸”。有時,熱情的農夫還會把杜甫拉進門強留喝酒,“步屧隨春風,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嘗春酒”(《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一天,有不知姓名的農夫上門,送來一大筐鮮紅的櫻桃,讓杜甫不勝驚喜:
《野人送朱櫻》
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
數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
憶昨賜沾門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
金盤玉箸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蓬。
所謂“野人”,就是村野之人,是住在附近的農夫。這首詩詠物思故,面對著新鮮欲滴的紅櫻桃,杜甫回想起在長安的宮廷生活。農夫送來櫻桃,使杜甫為鄰里熱情善良的情意感動,卻也撩動了他無法報效朝廷的郁悶。不過,品嘗這些鮮美的櫻桃,郁悶大概也會隨之消解。如果心氣不順,步出草堂,可以去和那些親切友善的鄰居去說說話。草堂南面和北面的兩位近鄰,先后出現在杜甫的詩中。
《南鄰》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這首詩,應該是杜甫受邀訪問“南鄰”后所作,南鄰錦里先生,是一位恬淡達觀的隱士,盡管家境清寒,但精神卻不顯悲苦,孩子們在家中歡笑嬉戲,鳥雀在面前臺階上悠然啄食,竟然不懼主人,看來這家人對鳥雀來訪已經習以為常,人和鳥互不干擾,和諧相處,也是難得。杜甫在詩中描述了他們家中溫馨平和的景象,生動如畫。告辭時,已是暮色四合,錦里先生送杜甫上船,又是另外一幅恬靜優(yōu)美的圖畫。這位被稱為錦里先生的南鄰,在杜甫的草堂詩中出現了兩次,還有一首五律《過南鄰朱山人水亭》,詩中主角也是他,從此詩題得知,這位錦里先生姓朱:
相近竹參差,相過人不知。
幽花欹滿樹,小水細通池。
歸客村非遠,殘樽席更移。
看君多道氣,從此數追隨。
讀這兩首詩,可以感知杜甫對這位南鄰是頗為敬重的,《南鄰》中對他家中氣氛的描述,后一首詩中又有“看君多道氣”的評價,這位朱山人,有道骨仙風,非等閑之輩。能和這樣的高士為鄰,杜甫當然高興。他和南鄰的交往,不會僅限于這兩首詩中的描寫,既然“從此數追隨”,杜甫一定常常和他在一起交流敘談。
草堂南面有高士,北面的鄰居是一位退休縣令,也是很有情趣的風雅之士,常常來草堂看望杜甫:
《北鄰》
明府豈辭滿,藏身方告勞。
青錢買野竹,白幘岸江皋。
愛酒晉山簡,能詩何水曹。
時來訪老疾,步屟到蓬蒿。
這位退休的南鄰,和北鄰一樣,也是性格獨特的清高之士。看來他并沒有在縣令的位置上貪污斂財,靠搜刮民脂民膏致富,退休后告老還鄉(xiāng),住簡樸的房舍,過清寒的生活。他愛喝酒,會作詩,經常衣衫不整地在江邊踱步,還舍得花錢買野竹在宅畔栽種。杜甫欣賞他這種閑情逸致。
杜甫的草堂詩中,還寫到一位有名有姓的鄰居,姓斛斯,名融。此君是一個潦倒的文人,擅寫碑賦,賣文為生,平時不問農事,只要有一點錢,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天,杜甫去看他,只見房門緊鎖,庭院荒蕪。原來主人去南郡索要寫碑文的錢,出門很多天還沒回來。杜甫知道,他一定是得了錢,買醉他鄉(xiāng),把回家這件事也忘記了。杜甫在詩中寫了這位忘記歸家的鄰居。
《斛斯聞六官未歸 》
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錢。
本賣文為活,翻令室倒懸。
荊扉深蔓草,土銼冷疏煙。
老罷休無賴,歸來省醉眠。
在《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又見到了這位鄰居的身影,“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這位“愛酒伴”,雖然潦倒,但也是有情趣的人,杜甫常常去找他飲酒暢談,大概頗有酒逢知己的感覺。
杜甫在草堂最出名的鄰居,是黃四娘,不是因為她地位高,也不是因為她有國色天香的美貌,而是她和她的家出現在杜甫的詩中,而這首詩膾炙人口,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杜甫寫黃四娘的詩,在《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這一組詩,一共七首,是杜甫在江畔散步后寫的七言絕句,寫的都是花事:稠花亂蕊,紅花白花,百花高樓,桃花一簇,落花紛紛……這七首詩中,只有寫黃四娘的這一首,廣為流傳: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黃四娘家,離草堂不遠,出門散步就可經過,杜甫一定拜訪過這位芳鄰,并受到過她的款待。這首詩很明顯地表達了杜甫歡悅的心情,一個女子,和似錦繁花連在一起,和飛舞的彩蝶、唱歌的夜鶯連在一起,當然是美妙佳人的形象。杜甫和黃四娘的交往,究竟是什么狀態(tài)?是茶酒相待,是言語交流,或者只是遠遠地揮一揮手,打一聲招呼,甚至只是點點頭,莞爾一笑,都有可能,然而毫無疑問,和黃四娘的交往,在杜甫的心中留下了美好印象。所以寫到黃四娘,才會花枝萬千,鶯啼蝶飛。蘇東坡送人書法時,喜歡寫杜甫的這首詩,東坡曾在一幅書法的題跋中這樣議論:“此詩雖不甚佳,可以見子美清狂野逸之態(tài),故仆喜書之,昔齊魯有大臣,史失其名,黃四娘獨何人哉,而托此詩以不朽,可以使覽者一笑?!碧K東坡說得有道理,因為杜甫的這首詩,黃四娘名垂青史,比那些生時顯赫死后埋名的王公貴族名氣要大得多。只要杜甫的詩還在人間流傳,黃四娘的形象,就會在杜甫的草堂詩篇中一直活下去。
花樹皆知友
杜甫在草堂的日子,不感覺寂寞,有田園天籟,有純樸鄉(xiāng)鄰,有詩書相伴,還有一批默默無言、寵辱不驚、飽含情趣的朋友。這些朋友,是草堂四周的花樹。這些花樹,都是杜甫親手栽種,杜甫為它們澆水鋤草,觀察欣賞它們成長的姿態(tài)。
草堂的宅園之中,有桃樹、松樹、榿樹、柏樹、柳樹、榆樹、棕樹、梧桐、楸樹、桂樹,還有梅、李、橘、橙、梨、枇杷、丁香、麗春和梔子。池塘里,有蓮、荷、菱,杜甫日日遇見它們,綠葉遮陰,翠枝拂袖,絲絲縷縷的花香如無形纖手,在杜甫身畔揮動,撫摸著他的身心。
水岸畔,有幾棵花樹,讓杜甫看得滿心喜歡,觀賞它們,如觀賞佳人。一株丁香,一株梔子,花萼文雅,清香襲人,映照著清澈的江波。杜甫忍不住寫詩贊美它們:
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
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后,庶近幽人占。
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
(《江頭四詠·丁香》)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于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
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江頭四詠·梔子》)
杜甫初建草堂時,曾在門前的院子里種了四棵松樹。不管春夏秋冬,這四棵松樹總是一片青翠,展示著生命的活力。杜甫流寓知州時,心里也牽掛著它們:“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纏。霜骨不堪長,永為鄰里憐”(《寄題江外草堂》)。在離開一年多之后重返草堂,發(fā)現這四棵松樹盡管無人照料,卻仍然活著,而且枝繁葉茂,長高了許多,不由悲喜交集,生出無窮感慨,遂作《四松》: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
別來忽三歲,高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
幽色幸秀發(fā),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堤防。
終然掁撥損,得愧千葉黃。
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
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嘆衰謝,及茲慰凄涼。
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為送老資,聊待偃蓋張。
我生無根蒂,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
勿矜千載后,慘淡蟠穹蒼。
詩中的松樹,是杜甫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友,詩人將心中的憂苦和惆悵,低聲向久別的松樹傾訴,松樹的回應,是清風拂袖,翠枝迎面。面對無言的松樹,杜甫感覺是面對有情有義的老友。
松樹的鄰居,是桃樹,桃樹有五棵,種在園子的另一側。從柴門外面進草堂,總能先看到它們。桃樹雖不高大,也沒有遮天綠蔭,但卻給杜甫的生活帶來很多生活樂趣,春天開花,門前一片紅云爛漫,夏日結實,枝頭萬千碩果累累。杜甫躲避戰(zhàn)亂離開草堂一年多,這五棵桃樹無人照料,但仍在開花結實。杜甫重回草堂時,桃樹已過了花期,他發(fā)現五棵桃樹枝丫橫生,樹蔭竟然遮蔽了通向草堂的小路??吹教覙?,杜甫仿佛和久違的老友重逢,寫了七律《題桃樹》:
小徑升堂舊不斜,五株桃樹亦從遮。
高秋總喂貧人實,來歲還舒滿眼花。
簾戶每宜通乳燕,兒童莫信打慈鴉。
寡妻群盜非今日,天下車書正一家。
草堂中最多的還是竹子,杜甫自稱“有竹一頃余”,他親手栽種的綿竹,已經生長得蓬蓬勃勃,一片葳蕤,道路邊,籬墻畔,竹枝搖曳,翠葉青青。杜甫詩中有名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所以在世人眼里,杜甫討厭竹子。其實,杜甫愛竹,除了這兩句,他的所有詠竹篇都是褒揚之詞,譬如:“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杖藜還客拜,愛竹遺兒書”“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讀這些詩句,哪里有半點厭竹的影子。杜甫在同時期寫的五言律詩《嚴鄭公宅同詠竹》,是一首竹的贊歌,其含義,和“惡竹應須斬萬竿”意思恰好相反: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以如此欣喜的心情,細膩地描繪對竹的喜好,在唐詩中也是很突出的。其中“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兩句,正好是對“惡竹應須斬萬竿”的否定。如此憐竹愛竹,怎么可能又在詩中聲稱要“斬萬竿”呢?其實也不費解。杜甫要斬的,是“惡竹”。什么是惡竹?當然不會是杜甫由衷贊美的青青新竹。我理解,這惡竹,應是那些雜亂叢生、遮擋了看風景視線的野竹,是那些已經衰老枯黃、沒有了美感的遲暮老竹。這樣的竹子,留也無益,不如砍去,讓更多的新竹嫩竹破土而出。用“新松”對“惡竹”,其實是作詩時對仗的需要,更妥帖的對仗,其實應該是用“新竹”來對“惡竹”。我這么說,也許會被人笑,但是讀了杜甫那些對竹充滿欣賞和憐愛的詩句后,生出這樣的想法,也很自然。其實,杜甫的眼中,有“惡竹”,也有“惡樹”,那些雜亂生長、病相畢露、破壞了園中風景的雜木,便是“惡樹”,杜甫常常拿著斧子,一路砍伐修整,并寫詩記錄,謂之《惡樹》:
獨繞虛齋徑,常持小斧柯。
幽陰成頗雜,惡木剪還多。
枸杞因吾有,雞棲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長漫婆娑。
千百年來,杜甫草堂一直被竹蔭籠罩著,這應是草堂的真實景象,也符合杜甫的本意。
杜甫的樹友之中,感情最深摯的,也許要數一棵楠樹。這是一棵樹齡兩百年的古樹,不在杜甫的宅院之中,生長在離草堂不遠的江邊。楠樹的樹干高大挺拔,樹冠如青云摩天,很遠就可以看見,是這里的一個醒目地標。杜甫選址建草堂,和這棵楠樹也有關系,他喜歡這棵楠木,覺得與這樣的美樹為鄰,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杜甫經常從楠樹身邊走過,有時會坐在它的綠蔭下休息。有一次在鄰居家喝醉了酒,回草堂路上,躺在楠樹下睡著了,一覺醒來,林濤入耳,綠蔭滿眼,醉意頓消。剛搬進草堂時,他就以《高楠》為題,為這棵楠木寫了一首五律:
楠樹色冥冥,江邊一蓋青。
近根開藥圃,接葉制茅亭。
落景陰猶合,微風韻可聽。
尋常絕醉困,臥此片時醒。
天有不測風云,樹也有旦夕禍福。夏日的一天,雷聲隆隆,風雨大作,天地萬物仿佛都被狂風撼動了根基,飄搖不定。杜甫站在草堂里望著窗外,狂風暴雨中,天地混沌,林木翻卷,大有世界末日的景象。大風終于逐漸平息,雨也停了。杜甫走出草堂,眼簾中的景象,讓杜甫大吃一驚,宅園里花樹枝葉凌亂,遠處,楠木的身影竟消失了。杜甫走出柴門,來到江畔,只見楠樹已橫倒在路邊,斷枝敗葉散落一地,狂風竟將巨大的楠木連根拔起,折斷的根枝根須在風中顫指天空……眼前的慘狀,讓杜甫瞠目結舌,那種感覺,如同一個好朋友突然被人謀殺。粗壯挺拔的樹干,倒伏在凌亂的灌木和樹葉中,楠木斷枝殘根上的那些水珠,在杜甫眼里,都是淚珠和血珠?;氐讲萏?,杜甫難抑心中的悲傷,揮筆寫成《楠樹為風雨所拔嘆》:
倚江楠樹草堂前,故老相傳二百年。
誅茅卜居總為此,五月仿佛聞寒蟬。
東南飄風動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氣。
干排雷雨猶力爭,根斷泉源豈天意。
滄波老樹性所愛,浦上亭亭一青蓋。
野客頻留懼霜雪,行人不過聽竽籟。
虎倒龍顛委荊棘,淚痕血點垂胸臆。
我有新詩何處吟,草堂自此無顏色。
在風雨中倒下的楠木,對杜甫的打擊之大讓人很難想象,“我有新詩何處吟,草堂自此無顏色”。楠樹倒下,讓杜甫無心寫詩,草堂的美景,也從此失色。詩人寫得有點夸張,但那種心情是真實的。
……
節(jié)選自《青年作家》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