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網文作家為陜西北路寫本書
來源:新民晚報 | 趙玥  2021年09月15日22:42

《轉角看見陜西北路》插畫

在武康路上聊陜西北路,請網絡文學作家寫現(xiàn)實題材作品,這兩件有些奇遇感的事,被一本新書交織在了一起。昨天,《轉角看見陜西北路》新書分享會在武康路大隱書局舉行。如今,越來越多的上海馬路印刷在書頁中,融進游客心中,融匯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這些永不拓寬的馬路,也成了一代代人可閱讀、可漫步的美育啟蒙。

鄉(xiāng)愁情結

尋找藝術支點

講座現(xiàn)場,來了一位活躍在上海的“建筑可閱讀”民間人士吳飛鵬,他是本書的第一批讀者之一。看這本書的過程中,吳飛鵬想起了童年在陜西北路街區(qū)生活的日子,隨著城市建設更迭,他在泰興路武定路口的家已經不復存在,在大田路的家如今是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

“陜西北路每一條弄堂都有很深的故事”,吳飛鵬感慨,十年前,他就開始組織行走上海的活動,三年下來,他們的足跡畫出了一張上海地圖。也正是在一條條馬路穿行的過程中,吳飛鵬和很多參與者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對上海并不夠熟悉。雖然鄔達克在上海建造了世界上最時髦的建筑,但本土建筑師也同樣優(yōu)秀,比如美琪大戲院是范文照設計的,華業(yè)大樓是李錦沛設計的。這些建筑、建筑師都值得走近閱讀。

網絡文學

引入歷史街區(qū)

講座嘉賓、資深出版人徐明松表示,盡管陜西北路和武康路長度差不多,但還是有些許不同,比如從住戶來看,前者富商居多,后者文化名人居多。在近代史的書寫中,城市建筑成了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豐富的街區(qū)文化,如何進一步發(fā)掘,是有意思的課題,市民要關注的不僅僅是變化,更要了解變化背后的故事。

在陜西北路600號,有一個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陜西北路展示咨詢中心。這里的負責人吳斐,人稱吳掌柜,每天她都要向游客和來賓介紹這條街上的老房子:何東公館、宋家老宅、榮家老宅、馬勒別墅等獨立式花園住宅,間有華業(yè)公寓、太平花園等公寓建筑群落,西摩會堂、懷恩堂等宗教建筑,內含小型戲院的平安大樓等商居兩用建筑……短短的陜西北路,竟然有近20處歷史文化景觀,兩岸三地四大家族都在這里留下了痕跡。

從2017年開始,中心就開始將網絡文學引入這片老街區(qū),每個月舉行一次陜西北路網文講壇,如今已經舉辦了50期,一大批網文大咖來做過嘉賓。去年疫情期間,吳斐思考著如何用更豐富的方式來宣傳陜西北路,她想到了邀請網絡作家們?yōu)檫@條馬路寫一本書,不寫紀實文學,而是網文作者擅長的小說。君天、閑聽落花、夢風三位網文界的大神加入進來,從上世紀20年代的陜西北路寫到當代,甚至吳斐本人也化名北路溜溜,寫下她記憶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陜西北路。

網文作者

關注現(xiàn)實題材

近年來,現(xiàn)實主義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越來越普遍,電視劇《大江大河》《理想之城》都是改編自網絡文學,從而成為了熱播劇。吳斐談到,如果是為西安這樣的城市書寫,或許可以嘗試玄幻、穿越等題材,但上海的故事主要集中在這百年間,選擇的范疇就偏向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繼而呈現(xiàn)出三種不同的創(chuàng)作特色。

《轉角看見陜西北路》由三個獨立的中篇故事組成,陜西北路為其提供了絕佳的背景,君天寫的《西摩路密碼/刺白》是諜戰(zhàn)文,閑聽落花、北路溜溜寫的《遇見愛了》是上、下篇組成的都市文,夢風寫的《心靜即安》是職場文。

這些故事與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息息相關,與網文作者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君天之所以寫中共中央軍委秘書白鑫被刺殺的故事,是因為他去年參與過彭湃烈士的紅色報告文學的創(chuàng)作,這為他此次虛構寫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君天將主角定為虛構人物,其他配角在歷史上都真實可考,“西摩路的主要場景都是真實存在的,很多配角故事都豐富得足夠寫一本書。

閑聽落花是擅長描寫人物心理和細膩的情感,她和北路溜溜的共同創(chuàng)作的篇章以反映上海城市變化和家庭愛情生活為主。夢風本身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導師和投資人,擅長職場文的他以朋友為原型,寫出了四個女人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

書封上有這樣一句話形容陜西北路:“這個十字路口就像一個時代坐標,一百年的城市一眼可見。”無論來自哪里,接近這座城市的文化,走進這座城市的生活,你就是這座城市的人。走在陜西北路上,好似走在明信片中,其實閱讀這本書,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