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 ——地球災難應對說明書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吳翔  2020年12月03日21:11

未來的我:

你好!有幸收到中華文學基金會關(guān)于“我看未來”的邀請,讓我談?wù)剬ξ磥淼目捶?,于是一揮而就此信。

當你收到這封信時,是2050年十一二月,應該也是歲末前后,但你應該沒有心思過節(jié)了,因為不久前一顆行星撞擊了地球,引發(fā)地震、火山、海嘯、停電,人類正面臨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生存挑戰(zhàn)。這封信,是“及時雨”,是告訴你能做什么、如何活下去、如何幫助別人、如何拯救地球的最簡明“做法”,是一封地球災難應對說明書:

一、迎來“寬限期”

這次大災難后,有一個大約50年的寬限期,持續(xù)到2100年。什么是寬限期和為什么會有寬限期?

你想,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遇難,所以,你會平白地擁有一大批殘存的資源,比如,找到一所空房子暫時住,不難。如果你再有幸找到一個大超市,里面的食品,能幫你支撐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是寬限期。

如果你一個人擁有一家大超市,因為里面有很難變質(zhì)的食品,比如干燥的大米可以保存五到十年,再加上罐頭,可以保存食物不變質(zhì)幾十年,你要是精打細算省著吃的話,理論上一家大超市可以供養(yǎng)你55年,如果再加上貓糧狗糧也吃,那就是63年。

人是群居動物,是社會動物。所以,不僅你要生存,也要幫助其他幸存者共同存活下去。所以你要與幸存者們共享這些食物。不要擔心“三個和尚沒水吃”。寬限期的食物是足夠的。比如,英國在2010年做過一個估計,全英國保存的,常溫下也不會迅速變質(zhì)的食物,可以供全英國人吃12天左右。但是大災難之后,假設(shè)英國剩下了1萬人,共享這批食品,那么理論上可以吃50年。

自助,也要助人。要確立分配的規(guī)則,防止爭搶這些殘存的資源。

如何利用寬限期?寬限期你們應該做什么——

二、火

保障你生存的是火。盡可能多地從小賣部和家庭中收集足夠的火柴,和一次性燃氣打火機。要學會用搜集來的材料取火。如果天氣晴好,可以用放大鏡、眼鏡,把陽光聚成一個灼熱的焦點。從廢棄汽車中拆出電池,在其正負極跨接引線碰到一起可以生出火花。從廢棄的人類居所中收集足夠的優(yōu)質(zhì)易燃物,比如棉花、羊毛、衣服或者紙。

三、水

除了火,你需要源源不斷的清潔飲用水。你要從超市或者寫字樓里的飲水機搜集瓶裝水。每一名幸存者每天需要至少3升清潔的水。

除掉水中病原體的一種可靠方法是煮沸幾分鐘。

掌握凈化水的技術(shù)。結(jié)合過濾和滅菌兩種手段可凈化水。找到塑料桶之類的高容器,在底部打一些小孔,蓋上一層木炭。木炭可以從工具店中獲取。在木炭層上方交替鋪細沙和碎石。把水倒入容器,從下方流出時,大部分顆粒物質(zhì)都會被有效地過濾掉了。

塑料瓶不僅可以存水,還可以用來消毒。太陽能飲用水消毒法僅僅需要陽光和透明的瓶子:將透明塑料瓶的標簽撕掉——不過不要使用容積超過兩升的瓶子,因為陽光的關(guān)鍵波段無法穿透——灌滿需要消毒的水,然后放在陽光的直射中。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于微生物極具破壞性,如果水被加熱到50℃以上,更是極大的增強了殺滅效果。

四、藥物

你要保證擁有各種類別的止痛劑、消炎藥、止瀉藥和抗生素等藥物。你可從廢棄的醫(yī)院、診所和藥店中搜集。此外,你還應當去寵物商店和獸醫(yī)診所。用于牲畜、寵物,甚至是觀賞魚類的抗生素和用于人類的完全一樣,不應該被忽視。

五、居住地:從城市搬到郊區(qū)

為什么是郊區(qū)或城鄉(xiāng)接合部?因為這里既靠近城市,方便隨時進城搜集上述有用的資源,又接近鄉(xiāng)野,有可耕種的土地、河流、樹木。

六、發(fā)電

最簡單的短期解決方案是從道路施工地或者建筑工地搜集移動柴油發(fā)電機。

你需要拆回一臺汽車交流發(fā)電機。汽車交流發(fā)電機是一種精巧的機械。只要讓轉(zhuǎn)子旋轉(zhuǎn)起來,端子上就能穩(wěn)穩(wěn)地流動著十二伏特直流電,不論轉(zhuǎn)子的旋轉(zhuǎn)速度是多少。

收集一種重要的資源——汽車電池。它們的設(shè)計初衷是瞬間釋放大電流來發(fā)動起步電動機。但它一旦被放電超過5%,就很容易被毀掉。

搜集可充電鉛酸電池。它以深度循環(huán)著稱。具體搜索對象包括拖車和其他休閑車輛、高爾夫球場推車。

還要盡量回收一種叫作逆變器的設(shè)備。它可以將直流電轉(zhuǎn)化為240伏特的交流電,可以用來驅(qū)動其他裝置。

七、重建農(nóng)業(yè)

寫此信時的世界有幾百個種子銀行,是我們留給你們的禮物。其中最大的是英國倫敦附近的西蘇塞克斯郡千年種子銀行。那里的多層地下保險庫能夠抵擋原子彈的攻擊,億萬顆種子被保存在里面。

其次是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這座倉庫位于挪威斯匹茨卑爾根島一道山坡內(nèi)部一百二十五米處。一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墻、防爆門和氣閘能夠保護內(nèi)部的生物藏品免遭最嚴重的全球性災難,即便在斷電的情況下,周圍的永久凍土(種子庫地點在北極圈以內(nèi))也會自然而然地將溫度保持在零攝氏度以下,從而實現(xiàn)長期保存。可發(fā)育的小麥和大麥種子將在超過一千年的時間里得到保護。

八、用數(shù)學和科學逐步重建文明

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思考人類知識全部消亡后,人們可以采取什么對策時,假設(shè)自己只能說一句話。那什么句子能夠用最少的詞表達最多的信息呢?費曼說:“是原子假說:所有物體都由原子構(gòu)成——這些微小的粒子永遠不停地運動著,稍微遠離一點便互相吸引,被擠壓時便互相排斥?!?/p>

你們——災難的幸存者——將會領(lǐng)悟到科學知識的極端重要性,要培養(yǎng)一種好學勤思、善于分析、基于實證的思維模式。這是幸存者必須保持不滅的火焰。

憑借數(shù)學和科學,你們才能大幅提高食物生產(chǎn)率,掌握棍棒和火石之外的材料,駕馭你們自己肌肉之外的力量,建造能把你們送到腳力所不能及之處的交通方式。

科學建造了我們的現(xiàn)代世界,重建它的,也必將還是科學。

好了,紙短情長。這就是我對充滿不確定性未來的一封“說明書”,全信讀下來可能顯得比較“科學”和“冷”,在最后,讓我引用幾句詩來點燃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祝福吧: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祝:

香火相傳

薪火相傳

現(xiàn)在的我:吳翔

2020年11月24日

姓名:吳翔

年齡:12歲

性別:男

學校:深圳市龍華區(qū)觀瀾第二小學六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