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福建文學(xué)》2019年第12期|邱云安:外婆菜
來源:《福建文學(xué)》2019年第12期 | 邱云安  2019年12月25日09:08

小時候,家里窮,青菜粥配谷糠粄(用谷殼粉碎后加糖精做成的食物)、地瓜飯配南瓜是我們家的標(biāo)配。記得好幾次家里斷炊了,我還曾經(jīng)拿著米升筒(客家人量米的一種工具)到鄰居家借過米呢。那時父親從部隊(duì)復(fù)員后,做起了村里的赤腳醫(yī)生,收入捉襟見肘,買不起豬油,就買來一小塊肥豬肉,僅每餐煮菜時拿來擦一下鍋。為了防止被老鼠和貓叼走,母親用一根細(xì)鐵絲掛在鍋臺上,直至反復(fù)擦得擠不出一丁點(diǎn)油腥了,才切成碎塊,和青菜一起煮了。當(dāng)時外公在外省的森工站工作,生活條件比我們家稍微好一些,外婆生怕我們挨餓,為了給我們饑腸轆轆的肚子增添油水,每次我們?nèi)?,她都催促外公要想盡辦法買些肉回來給我們解饞,然后變著法子給我們做好吃的。在我看來,外婆是資深的廚師,沒有外婆不會做的菜,在外婆家,每次都能吃到我們最喜愛吃的“外婆菜”。

雖然每次去外婆家都要經(jīng)過一條湍急的大河,要走顫顫巍巍的木橋,但美食給我們的誘惑時常讓我們將恐懼丟之腦后。這條河流是廣東平遠(yuǎn)和福建武平的分界河。外婆家坐落在廣東平遠(yuǎn)上舉八社咸水自然村的半山腰上,村子三面環(huán)山,村口就是這條波瀾壯闊的大河。在我的記憶里,河水常年碧波蕩漾,川流不息,水流大的時候,經(jīng)常沖毀架在河面上的木橋。木橋是當(dāng)時咸水村民通往福建的必經(jīng)之道,長達(dá)五十多米,橋面寬僅五十厘米,橋面幾乎緊貼著水面,人行其上,膽戰(zhàn)心驚,感覺水在流橋在晃,每走一步都是對生命的考驗(yàn)。我們那時候還小,都害怕過橋,父母只好在橋上多來回幾次把我們兄弟仨帶過橋去。雖然木橋險峻難走,但由于對外婆家的“外婆菜”充滿了無限的向往,每到逢年過節(jié),我們都?xì)g呼雀躍,邁開步子往外婆家飛奔而去。那時候沒有自行車,就連耕田的拖拉機(jī)也很少,所以出門做客完全靠步行。從家里到外婆家至少有三十里的路,基本要走一上午。

“外婆菜”其實(shí)就是客家梅菜扣肉,是一種鄉(xiāng)土菜。秋末冬初,天氣晴朗,正是曬梅干菜的好天氣。外婆見菜園里的薺菜抽了苔,有如拇指般粗細(xì),薺菜心花蕾未綻,形如秋萄,脆嫩味甘,正適合采割。外婆進(jìn)屋拿來菜刀砍下所有的薺菜,拿到曬谷坪的竹竿上晾掛幾天。待葉子變軟時,放進(jìn)腳盆里,撒上鹽,用手使勁揉搓,待薺菜滲出一些菜汁時,便把薺菜捆成團(tuán)裝入陶甕,碼放一層撒一層鹽,裝滿后用薺菜葉把甕口封嚴(yán)。過了十天半個月,取出曬干,便成色澤金黃、咸酸味甘的梅干菜。用梅干菜烹制的菜肴, 其鮮香之味,令食者難以忘懷。外婆最拿手的是梅菜扣肉。外婆先把五花肉洗凈,放水里煮熟, 在煮熟的五花肉皮上抹上醬油蜂蜜,再放到燒開的油鍋里煎炸,待豬皮在油鍋里不再有“噼里啪啦”聲音后撈起豬肉,把豬肉放到冷水里浸皮,浸到豬皮發(fā)泡后切成小塊,碼放到大碗里,再把放醬油八角蔥蒜炒熟入味的梅干菜鋪在豬肉上,上鍋蒸半小時后取出,拿一只盤子扣在大碗上把豬肉倒過來即可,一碗香噴噴、令人食指大動的梅菜扣肉即端上了桌子,直吃得我們大快朵頤、唇齒流油、滿嘴生香。五花肉因滲入梅干菜清香變得肥而不膩,而梅干菜又因肉香滋潤變得濃香撲鼻。

后來,廣東上舉通往福建的( 上) 舉( 湍) 溪公路開通,大橋橫跨河面上,我們?nèi)ハ趟俨挥米唠U象環(huán)生的木橋了。20世紀(jì)80年代后期,國家實(shí)施菜籃子工程,人們的餐桌上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分田到戶后,父母親早出晚歸,專心侍弄田地,生怕怠慢了莊稼,漸漸地,我們家糧食開始充足起來,幾年后,地瓜芋頭等粗糧食品也逐漸從我們的餐桌上淡出,大米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主角,炒米粉、做米粿、打糍粑……父親經(jīng)常變換著方式做給我們吃。90年代糧油副食品敞開供應(yīng),這時的菜市場肉類充足、菜品豐富,想吃什么市場上都能買到,加上我們家有了足夠的糧食,開始養(yǎng)豬、養(yǎng)鴨、養(yǎng)雞,還挖了池塘養(yǎng)魚, 以往逢年過節(jié)才端上餐桌的大魚大肉已成為我們的家常菜。在我們所在的縣城,隨著年輕一代的追捧,日本料理、韓國燒烤、洋快餐日益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寵。后來,人們口袋里錢多了, 開始追求養(yǎng)生,追求綠色無污染和有機(jī)食品,對吃的要求也高了起來,蔬菜要吃新鮮“綠色”的, 糧食要吃當(dāng)年有機(jī)的,雞鴨要吃山地放養(yǎng)的,魚蝦要吃沒污染的,人們在市場上挑剔的目光,越來越多地落在天然無污染的鮮貨上,而不是價格上。什么食品有營養(yǎng),什么食品能防衰老,怎樣搭配能夠保持身體健康,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追求綠色原生態(tài)食材成為國人健康飲食觀念的主基調(diào),飯菜一天比一天豐盛、精致、健康,實(shí)現(xiàn)了從吃不飽到吃得好、吃得精、吃得健康的轉(zhuǎn)變。

如今,梅菜扣肉已經(jīng)成為我們餐桌上的家常菜。我們參加工作后,不僅在縣城建起了新房, 還購買了小轎車。只可惜這些可喜的變化外婆都沒看見,她早早就離開了我們。為了紀(jì)念外婆, 我們把外婆的拿手好菜梅菜扣肉稱為“外婆菜”?,F(xiàn)在每次做這道菜都會想起她老人家佇立村口翹首盼望我們的那焦急慈愛的眼神,想起她怕我們挨餓拼命往我們碗里夾大塊肉的感人情景。

周末,父親用手機(jī)打來電話,說老家來客人了,我們立即駕車從縣城趕到老家。寬闊的水泥路面,縮短了縣城與老家的距離,開車二十分鐘即到達(dá)家門口。父親直接從冰箱里拿出冰凍的海鮮和土豬肉,我們則忙著宰雞殺鴨,母親到家門口的小菜園摘回一大把時令蔬菜,再溫上一壺母親自釀的米酒,一桌豐盛的菜肴隨即上桌。在空調(diào)房習(xí)習(xí)涼風(fēng)下,我們和客人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醉不歸。放暑假的女兒,吃膩了大魚大肉,想吃客家特色小吃,只見她在手機(jī)上隨意一點(diǎn),沒過多久外賣小哥即把美食送上門來。席間,客人對那些海鮮不怎么感興趣,倒是對土雞土鴨土豬肉、香芋狗爪豆南瓜絲青菜蘿卜情有獨(dú)鐘,對壓軸的梅菜扣肉更是一掃而光,連連說, 這梅菜扣肉下飯、下飯??粗腿藢Α巴馄挪恕?贊不絕口,我趁熱打鐵給客人添飯,客人卻連連擺手,說不能吃太撐,對身體不好。見此,父親深有感觸地說,以前窮得大家連飯都吃不飽,現(xiàn)在大家生活好了,放開肚皮吃卻怕吃太飽對身體不好,這都是改革開放給大伙帶來的實(shí)實(shí)在在的幸福啊。

父親說得對,是啊,要是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