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屬于自己的美
在打開國門三十多年之后,這個國家漸漸從對“洋風”的迷戀中覺醒過來,開始重新審視并找回屬于自己的美。
2022-12-09
-
唐·德里羅《寂靜》:想象一種黑屏危機下的人類末日
近期,唐·德里羅的小說《寂靜》由譯林出版社引進出版。
-
重讀《百年孤獨》:魔幻之境與史詩
自從問世起,《百年孤獨》就轟動了西班牙語文學界,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小說之一,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經典杰作。
關鍵詞:  《百年孤獨》2022-12-07
-
“瘟疫之夜”下的雙面帕慕克
“用別樣的監(jiān)禁生活再現(xiàn)某種監(jiān)禁生活,與用不存在的事表現(xiàn)真事同等合理。
關鍵詞:  《瘟疫之夜》2022-12-06
-
個體書寫與集體記憶——關于安妮·埃爾諾及《悠悠歲月》的對話
202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繼承和發(fā)展了現(xiàn)實主義小說反映和批判社會現(xiàn)實的傳統(tǒng),吸取了莫迪亞諾等人將現(xiàn)實主義與現(xiàn)代主義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采用了“無人稱自傳”的創(chuàng)新體裁,對創(chuàng)建21世紀的法國新文學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
阿拉伯現(xiàn)當代文學掠影
自古以來,阿拉伯民族熱愛文學,其早期文學遺產可上溯至公元5世紀。
關鍵詞:  阿拉伯文學2022-12-04
-
當代英國黑人女性生存體驗的萬花筒
近日,尼日利亞裔英國女作家伯娜丁·埃瓦里斯托的小說《女孩,女人,其他》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出版。
關鍵詞:  伯娜丁·埃瓦里斯托《女孩,女人,其他》2022-12-02
-
《浮士德》與《包法利夫人》:他們的“中年之路”對所有人來說并無二致
但丁曾說:“在人生的中途,我迷失了方向,發(fā)現(xiàn)自己置身于一片黑暗的森林。
-
從見證文學的兩種類型談起
《錯亂》這部小說屬于拉丁美洲文學中現(xiàn)在很流行的一種特定的文學亞類型,即見證文學。
關鍵詞:  《錯亂》2022-11-29
-
從記憶裂隙通往家國現(xiàn)實,諾獎作家古爾納為何如此贊美“沉默”?
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在2021年爆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毫不妥協(xié)并充滿同理心地深入探索著殖民主義的影響,關切著那些夾雜在文化和地緣裂隙間難民的命運”的頒獎詞,也許會使人們下意識地為其作品貼上“后殖民主義”的標簽。
關鍵詞:  古爾納2022-11-28
-
大多數(shù)工作都毫無意義?人們該如何選擇人生?
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亞流放期間,曾說世界上最殘酷的折磨便是強迫人無休止地做一件明顯毫無意義的工作。
關鍵詞:  《毫無意義的工作》2022-11-25
-
在作品中相遇,卻不敢走近你,我們的米蘭·昆德拉
法國作家阿麗亞娜·舍曼撰寫的傳記《尋找米蘭·昆德拉》,讓我決定重讀這位捷克作家。
關鍵詞:  米蘭·昆德拉2022-11-25
-
《極度狂熱》:足球運動的多重文化意義
11月20日,世界杯足球賽在卡塔爾拉開帷幕,這是球迷們四年一度的狂歡。
-
不僅是一個男人的位置:安妮·埃爾諾的自傳性敘述
1983年,伽里瑪出版社出版了《位置》(La Place,中譯本標題為“一個男人的位置”)一書。
關鍵詞:  安妮·埃爾諾2022-11-22
-
澀澤龍彥:他在介于真實與虛構之間的某處等著我們
一座小破屋里,一個女人正對著火盆剝栗子吃,火盆里伸出一只白凈的手,向她也討一點。
關鍵詞:  澀澤龍彥2022-11-17
-
《不安之書》:自由的言語包含說出和思考這個世界的全部可能
《不安之書》是葡萄牙國寶級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用二十余年以不同異名創(chuàng)作的百余篇日記體散文隨筆,由后人收集編纂而成的一本奇書。
關鍵詞:  《不安之書》2022-11-17
-
《悠悠歲月》:法蘭西民族的集體記憶
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榮獲202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法國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性作家,作為她的代表作《悠悠歲月》的譯者,我自然是喜出望外、與有榮焉。
2022-11-16
-
他讓大多數(shù)婚姻小說都成了隔靴搔癢
通常而言,大多數(shù)作家的第一部作品都會透露著一股青澀的氣息,作家的技法、思想、理念隨著日后不斷的創(chuàng)作醞釀成形,逐漸完善。
-
費蘭特:“除了母女關系,我沒寫別的”
費蘭特在早年的訪談中,有一次有些夸張地說:我好像除了母女關系沒寫別的。
關鍵詞:  《煩人的愛》2022-11-15
-
在帝國的海島上 瘟疫正在流行……
最近,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的新作《瘟疫之夜》(Veba Geceleri)中文版終于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