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幻 繁榮可期
科幻圈在中國大陸至今仍是一個小眾的圈子。
-
陳楸帆:如《2001:太空漫游》一般,向人類文明發(fā)問
這次受八光分戴浩然老師之托給七月新書寫序,其實心情是有點糾結(jié)的,糾結(jié)到甚至不敢問七月:“喂,你真的想好要讓我寫序了嗎?”直到七月不斷在微信上敲打我“到底寫好了沒?!”,我才一邊享受被催稿的快感,一邊放下心開寫。
-
北星:讓群星閃爍吧
有幸讀到七月的科幻長篇新作《群星》。
-
七月:那些科幻小說帶給我勇氣和夢想
決定開始寫這篇小說的時候還是在2016年的年中,那時我剛剛回到闊別十多年的四川,并且定居下來。
-
科幻文化 不破不立
過往科幻作品中,眾多令世人驚嘆的奇思異想,已隨著時間流逝由遙不可及變?yōu)槌θ粘?,想象與現(xiàn)實的“破壁”往往近在咫尺,許多曾經(jīng)超前的設定當下的受眾也“見怪不怪”。
2019-12-01
-
劉慈欣與《三體》背后的故事
北京時間2015年8月23日,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舉行。
-
科學之源始于凝望星空
科學之源始于凝望星空。
關鍵詞:  科普2019-11-27
-
2019,復活“鴻蒙”
“鴻蒙”,對于熟悉中國古典文學的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
-
《荒潮》:科幻視角下的生態(tài)觀照
《荒潮》的故事源起于中國南部沿海小鎮(zhèn)硅嶼的電子垃圾污染問題。
關鍵詞:  《荒潮》2019-11-27
-
中國科幻:熱潮之下“暗流涌動”
當?shù)貢r間2019年9月5日,德國柏林,新的未來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它拋給公眾一個問題,即人類未來將如何生活,并通過展覽帶領公眾尋找答案。
-
當代科幻的位置:遺骸、幻境或未來之鄉(xiāng)
在我的印象當中,中國科幻還是一群熱愛者的小圈子、一個“用愛發(fā)電”的小小群體。
-
王瑤《未來的坐標》:“美麗新世界”還是“大同世界”?
摘要:自1970年代以來,中國科幻小說中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對數(shù)碼技術的想象。
-
敬畏頭頂?shù)男强眨剿魑粗氖澜?/a>
《三體》作者劉慈欣 《三體》最初在2006年的《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 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英文版《三體》 《三體》藝術插畫 舞臺劇《三體》劇照 2006年,山西娘子關電廠的工程師劉慈欣在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志連載,很快受到科幻迷的熱烈追捧。
2019-11-15
-
科技驚悚小說,三幕劇,還是美???
《極度拖延》 作者:相非相 新世界出版社 2019年4月 《極度拖延》出版于2019年4月,小說講述了一個海歸青年目睹自己的哥哥跳樓自殺,在驚覺自己以及周邊人也染上了跟哥哥一樣的這種名為“極度拖延癥”的怪病后,他對哥哥的自殺謎團展開了追查…… 科幻 or 懸疑? 在小說中,“極度拖延癥”跟劇中其它諸如“草莓”“SSEA”“LSEA”“6S6S”等等的科幻涉及的設定,它們對小說的主要功能只是為小說的懸疑層面服務。
2019-11-13
-
寶樹與吳飛對話《三體》的哲學:在黑暗森林中探索生命深度
【寶樹按】大約兩個月前,有朋友告訴我,北京大學教授吳飛寫了一部《三體》的哲學解讀,頓時大感“打破次元壁”的驚訝。
-
沒有太空爆炸的科幻小說,也是充滿戲劇性的世界
盡管科幻小說《中央星站》被業(yè)界譽為“一部真正的賽博朋克小說”,獲得2017年坎貝爾獎“最佳科幻小說”等科幻獎項,但其作者,以色列科幻作家拉維·提德哈卻否認了這是一部很硬核的科幻作品。
-
將科普還原為大眾本色
電視節(jié)目創(chuàng)新是當代中國電視人面臨的緊迫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
施戰(zhàn)軍:科幻文學具有科學之核、文化之核、生命之核
非常感謝科幻創(chuàng)作研究基地對我的熱情邀請,也讓我對科幻文學有了更深的理解。
-
弗朗西斯科·沃爾索:一種新的科幻類型——太陽朋克
關于太陽朋克目前有不同的定義,它試圖回答并體現(xiàn)可持續(xù)文明的樣貌,我們?nèi)绾尾拍艿诌_目的地等問題,這樣一種運動幫助我們共同應對世界面臨的一些問題。
-
劉慈欣:大力發(fā)展兒童科幻和科普型科幻 避免把美國科幻衰落的原因當成經(jīng)驗汲取
本文是劉慈欣在第三屆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科幻創(chuàng)作研究基地年會暨科幻作品學術論壇上的發(fā)言 很高興看到科幻創(chuàng)作研究基地在一年里為國內(nèi)科幻文學的發(fā)展做了大量工作。
關鍵詞:  劉慈欣2019-11-03